IP改編作品扎堆官宣,“元宇宙規劃”高調亮相,2021年的IP賽道上,“仙劍”再次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個月前#仙劍奇俠傳六官宣#等熱搜讓仙劍迷熱鬧起來了,于是《仙劍奇俠傳四》改名《天河傳》,《仙劍奇俠傳五前傳》即將開拍,《仙劍奇俠傳1》將被翻拍等一系列消息在網絡上迅速發酵,相關百度指數也一路飆升。
近日,中手游披露“仙劍元宇宙”規劃,當經典白月光游戲IP搭上“元宇宙”的快車,不僅讓游戲圈備受關注,更吸引了不少IP產業鏈的關注者,就連路人網友都忍不住感嘆:“剛過完雙十一的電商元宇宙,游戲圈里又整出了一個仙劍元宇宙。”
但今天我們的重點不在虛幻的“元宇宙”,避虛向實,我們將焦點放在仙劍IP本身上,看看《仙劍奇俠傳》如何從一款單機游戲開始,構建出了不斷生長的“仙劍版圖”。
26年,從單機游戲到IP全鏈布局
從1991年開始構思,到1995年DOS版誕生,一款名叫《仙劍奇俠傳》的單機游戲在寶島臺灣掀起了一股武俠熱潮,隨著1997年《仙劍奇俠傳98柔情版》在大陸發行,這波熱潮迅速跨海而來。此后一發不可收拾,以游戲為源點,逐漸構筑著自己的“仙劍版圖”。
經過26年的發展,當初的一款單機游戲,已經成為覆蓋游戲、影視、動漫、小說、音樂、舞臺等全鏈布局的國民級IP之一。
游戲是“仙劍奇俠傳IP”的源頭,也是目前衍生產品數量最多的賽道。從目前統計來看,《仙劍奇俠傳》系列主線劇情游戲一共出了九部作品,包括《仙劍》到《仙劍七》,以及《仙劍三外傳》和《仙劍五前傳》。衍生游戲類產品超過20個,從單機,到網游、頁游、桌游,再到手游、VR游戲,可以說在衍生游戲這條賽道上,仙劍也算是在各個細分賽道都播下了種子。
不過,主線游戲才是“仙劍IP”的靈魂所在。在神、仙、魔、人、妖、鬼構建的六界中,九泉伴神農而生,滋養萬物、凝聚靈力,“水”“火”“雷”“風”“土”五靈是至高無上的力量,在這樣一個奇幻的世界里,一心習武夢想名震江湖的李逍遙,一出場就吸引了不少有武俠夢的玩家,從蕙質蘭心的趙靈兒、外剛內柔的林月如、爛漫天真的阿奴,幻想暴富的景天、古靈精怪唐雪見、為愛執著的紫萱……玩家們和這些游戲中的角色一起闖蕩江湖,共歷愛恨情仇,結下了深刻的“革命友誼”。
影視領域是“仙劍”效應的放大器,也是其從游戲界破圈,走向國民級別的重要場域?!断蓜ζ鎮b傳》游戲誕生10年之后,根據其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在海峽兩岸掀起了一股“仙劍潮”。店小二李逍遙與女媧后人趙靈兒以及林家堡大小姐林月如等人之間的恩愛情仇,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時至今日該劇依舊是仙俠劇的扛把子代表,豆瓣超25萬人評分,穩居9.0高分段位。
另一部為“仙劍”成為國民IP奠定基礎的肱骨之作是2009年率先在地方臺播出的《仙劍奇俠傳三》,胡歌從李逍遙變身成永安當的小伙計景天,和楊冪飾演的唐門大小姐唐雪見兩個身藏秘密的人踏上江湖,結識了徐長卿、紫萱和龍葵等伙伴,一群少年的冒險之旅不僅讓仙劍游戲粉熱血沸騰,也讓無數電視觀眾深陷其中。豆瓣近25萬人評分,口碑一路從7.3穩步攀升至8.8,成為游戲IP改編劇集又一經典代表作。
來源:云合數據
今年,在影視改編賽道上,“仙劍”的消息著實不少,《仙劍奇俠傳三外傳·問情篇》開拍,《仙劍奇俠傳四》改名,《仙劍奇俠傳六》官宣,更有網傳胡歌、劉亦菲版《仙劍奇俠傳》即將翻拍。一系列的IP改編消息扎堆而來,實力助推“仙劍IP”的關注度飆升,雖有珠玉在前,但畢竟《仙5》改編“車禍”嚴重,網友們也是一半歡喜一半憂。
隨著國民度與日俱增,“仙劍IP”在多領域衍生齊頭并進,除了動畫、漫畫、小說、音頻等改編,系列音樂作品和舞臺劇,也成為“仙劍”不同于其它系列IP的獨特之處。
在百度搜索,“仙劍音樂”都有了一個專門的百科詞條,被定義為:“系列國產單機游戲《仙劍奇俠傳》以及其衍生作品中所出現的背景音樂。”從李玉剛、許茹蕓到如今華語樂壇擊穿二三次元的周深,都曾為“仙劍”主線游戲獻唱主題曲。“仙劍音樂”也成為凝聚粉絲的重要力量。
舞臺劇則是“仙劍”的大膽嘗試,因為在此之前從未有單機游戲搬上舞臺的先例。2014年大宇資訊授權上海染空間劇團把《仙劍奇俠傳》改編成舞臺劇,2015年正式首演。“仙劍”舞臺劇改編成為了單機游戲IP改編史上的一個里程碑。2016年底,劇組受湖南衛視邀請,將仙劍舞臺劇改編為《一年級畢業季》畢業大戲《仙劍奇俠傳》音樂劇。2016年《仙劍三》舞臺劇首演,創新的視覺效果讓人眼前一亮。綜合來看,“仙劍”改編的舞臺劇口碑都還不錯,兩部豆瓣評分都在7.5分以上,受到了很多游戲粉絲的認可。
百億級IP價值兌現喜憂參半
版圖不斷拓耕,但不難發現,時至今日“仙劍IP”多維度開發的IP改編作品中,讓大眾印象深刻的依舊是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和《仙劍奇俠傳三》,前者距今已經16年了,后者也是10多年前的作品了,近10年間,“仙劍IP”衍生作品不少,卻難有10多年前的成績,那么,這個價值百億級別的IP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梳理近10年“仙劍IP”的衍生作品,筆者發現這10年間,“仙劍IP”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IP改編廣撒網,少精耕。
近10年“仙劍IP”改編的作品數量不在少數,其中衍生游戲數量遙遙領先。在一眾游戲衍生品中,手游數量最多,但是停服作品也不在少數。2017年4月28日,上線不到兩年的手游《仙劍奇俠傳五前傳》正式停服,去年《仙劍奇俠傳幻璃鏡》《新仙劍奇俠傳》先后停服。
從口碑來看,仙劍主線游戲口碑差別就不小,衍生的游戲產品質量更是參差不齊,平均壽命也不過短短幾年。在受眾影響更為廣泛的劇集領域來看,《仙劍三》之后的系列改編劇要么口碑慘不忍睹,要么難產多年,撒網廣,但是精耕作品實在屈指可數。
2015年上線的古裝跨次元互動網絡劇《仙劍客棧》熱度一般,豆瓣評分6.7,剛剛邁過及格線;2016年根據《仙劍奇俠傳五》改編的《仙劍云之凡》,播出之后引來不小爭議,豆瓣評分最高僅有3.9分,成為“仙劍IP”改編史上的一大反面教材。
說到難產,2016年9月根據《仙劍奇俠傳四》改編的劇《天河傳》(現更名為此)就通過了備案,時至今日還未正式開機,雖然最近該劇出現在了萬達電影2021年—2022年的年度片單上,但從目前豆瓣上公布的演員陣容來看,品質也著實讓人擔憂。
第二,授權過于零散,IP影響力難以集中出圈。
從“仙劍IP”的拓耕之路來看,在IP改編上授權較為分散,IP價值很難集中發力。單從衍生游戲的相關授權方來看,除了本部嫡系軟星之外,還涉及駿夢游戲、騰訊游戲、中國手游、搜狐暢游、數字天空、奧爾資訊、蓋婭互娛、愛奇藝VR等十多家公司;影視劇的出品公司涉及唐人、上海影視、云南廣播電視臺、上海檸萌影視、優酷、北京億奇、愛奇藝、新媒誠品、上海新文化、山影等多家影視公司。從目前來看,舞臺劇的授權算相對集中的,上海染空間劇團是主力合作伙伴。
授權過于零散,且被授權方實力參差不齊,這也很容易導致IP改編作品風格差異較大,質量不在同一水平線,對于國民經典IP的開發來說這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IP價值不僅沒有隨著拓耕領域的拓寬而提升,后續作品更多時候是在消耗已有的IP價值。
價值百億的“仙劍IP”,在“兌現”的過程中喜憂參半,雖然IP受眾基礎相對堅實,但在拓耕途中走得卻不夠扎實,點多面廣,授權過于零散,精品有限,IP價值很難集中發力。不過,市場依舊偏愛這個國民級IP,即便后續衍生佳作難再,市場的改編熱情依舊未減。那么,如何才能改編出對得起粉絲期待的作品?“仙劍IP”能否有機會重回“黃金時代”?
“仙劍IP”復興之路在何方?
每一個得到粉絲喜愛的作品都有其獨特的吸引力,對于“仙劍”這樣奔三的經典IP來說,雖然后續IP開發并不那么盡如人意,但其依然有很大機會走向復興。在筆者看來,時至今日“仙劍IP”的兩大核心競爭力依舊優勢鮮明。
第一個是故事。
在故事層面,“仙劍IP”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仙劍主線游戲故事的純粹。有網友評價仙劍的故事,沒有太多“負重”感,故事中的主人公不需要一開場就背負著血海深仇或擔綱重大使命,更多時候故事里是一群少年熱血闖江湖,純粹肆意,他們可以單純為了情義轟轟烈烈。其實,故事的純粹性從游戲的主題就能洞見,仙劍主線游戲,幾乎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比如第一部主題是“宿命”,第二部是“寬恕”,第三部是“輪回”……
游戲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緊緊圍繞主題展開,就拿大眾比較熟悉的《仙劍三》來說,故事中,景天與雪見是“輪回”中注定的緣分,紫萱與長卿三生三世糾葛不斷,就連重樓與飛蓬的惺惺相惜也在“輪回”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主題鮮明,故事緊湊,每一項元素都極具主題向心力,故事反而因為主線清晰純粹俘獲了不少玩家的心。
一方面,是仙劍系列故事具有堅實的受眾基礎和極強的延展性。還是從“仙劍IP”源頭形態出發,我們發現主線游戲架構起的世界,其背景是我們都相對熟悉的東方創世神話,以古老的東方神話故事為基底,融入觀眾熟悉的神話元素,故事的親民性與生俱來。
與此同時,仙劍系列故事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不斷延展、勾連,使得整個“仙劍版圖”不斷耦合。若按時間順序來看,目前仙劍的故事排序其實是“《仙劍四》—《仙劍三》—《仙劍三外傳》—《仙劍》—《仙劍二》—《仙劍五前傳》—《仙劍五》—《仙劍六》—《仙劍七》”,觀眾們最熟悉的《仙劍奇俠傳》和《仙劍奇俠傳三》雖然有關聯,但是不夠緊密,后來《仙劍三外傳》成功將《仙劍三》和《仙劍》之間的空白填補起來,仙劍故事在情節上耦合得更加緊密。20多年來,仙劍故事向上尋源、向下延展,生生不息。
第二個是人物。
“仙劍IP”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的一個原因在于故事中的人物讓人刻骨銘心。有多少人被那個勇敢無畏的李逍遙感染,為靈兒遺憾萬分,為林月如意難平,又有多少人將阿奴的音容笑貌刻在了腦海里,將執著的紫萱印在了記憶里?
很多時候,故事的情節我們早已模糊,但故事中的人物依舊活靈活現。其實劇集《仙劍》和《仙劍三》的成功,就在于其首先抓住了“人物”這個核心,時至今日,這兩部改編作品在人物的改編和塑造上,依舊鮮少有作品能夠比得上。不管是顏值,還是演技,這兩部劇在選角上都跟游戲中的人物有著極高的貼合度,能夠讓觀眾產生很強的代入感,相信他們就是故事里那個人物。還記得《仙劍三》爆火的時候,不僅讓觀眾對楊冪、劉詩詩、唐嫣等演員印象深刻,“無胡歌不仙劍”的說法也一度在坊間流行。
在筆者看來,對于仙劍系列作品的真人化改編,最重要的還是選角,因為劇情有游戲打底,就算抄作業應該也有一定保障,但演員跨次元很難,要顏值、要演技,還要自帶“靈氣”。對于角色的要求觀眾會包容,但要求從來都不低,當看到豆瓣《仙劍四》(《天河傳》)顯示的女主是鞠婧祎時,網友不得不為這個因為“半永久”熱度不斷的愛豆捏把汗。《仙劍六》官宣的時候,網友的第一熱評就是“選角慎重”。
結語
蜀山飄渺云繞天,逍遙一夢二十年 。從1995年的一款單機游戲,到如今炙手可熱的超級IP,20多年來《仙劍奇俠傳》系列作品帶給我們的有熱血江湖,也有羈絆深情,有網友說“仙劍所有拍的電視都不如游戲精彩”,也有網友紛紛贊賞《仙劍》和《仙劍三》是難以超越的改編經典。2021年,“仙劍IP”改編開啟扎堆模式,只希望制作方好好選角,好好講故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IP價值官”(ID:IP-Valuer)